随着实用新型申请中引入专利创造性审查,对实用新型的授权率势必有更多的影响。这给我们实用新型专利撰写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需要考虑专利的实质性进步和创造性贡献,随着关于实用新型创造性审查意见的出现,如何答复这种审查意见,就成了特别重要的事情。
下面来谈谈实用新型创造性答复的具体步骤。
一般来说,在答复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问题时,需要结合专利法相关规定和具体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每个案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答复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体来说,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步骤:
一、明确审查意见的核心问题
一般来说,实用新型的创造性问题,不同于发明专利创造性,大多只会引用一个对比文件(相同领域)来对照说明实用新型的创造性问题,这时候,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个是不是符合创造性要求,而不是强行判断创造性。
这时候,需要仔细阅读审查意见,明确审查员引用的对比文件和技术方案,找出争议焦点。也就是说,首先要看是否符合,点中要害,然后进行相应处理。有些对比文件很牵强,那就据理力争;有些对比文件,如果切中要害,那就需要另外找到突破点了。当然,这个突破点,也是需要考虑实用新型撰写角度了。
二、分析对比文件与技术方案的区别
一般来说,分析焦点问题和区别,可以从四个层面入手,这也是我们进行实用新型创造性答复的关键点,也是劳动量较大的地方,更是体现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核心要点。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在这个地方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造成答复的偏颇。
这四个方面,我们考试经常背诵到。但具体应用时候,往往很容易忽略,因为技术方案的理解,引人而已;服务深度和广度,更是体现了创造性答复的水平。

这四个方面内容如下:
(1)技术领域:对比文件与本发明是否属于同一技术领域。领域如果不一样,显然是一个突破口。
(2)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否与对比文件不同。解决问题侧重点不一样,也可以进行突破。
(3)技术方案:对比文件是否公开了本发明的全部技术特征,特别是区别技术特征。全部特征是不是都被公开了,还是只公开了部分特征呢?也是一个突破口。
(4) 技术效果:本发明是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虽然方案一样,但实现的功能目的不一样,技术效果不一样,也是可以作为创造性答复的突破点的。
三、突出本发明的创造性
一般来说,完成了上面步骤的分析,剩下的就是组织语言来答复了。
– 区别技术特征:明确指出本发明与对比文件的不同之处,并说明这些区别特征如何解决技术问题。这个过程的描述,需要结合具体的事实依据,指出不同点是关键。
– 技术效果:强调本发明带来的技术效果,尤其是对比文件无法实现的效果。强调不同的技术效果,更是专利价值的体现,而这个技术效果,最好能在文件中找到原文,避免争执。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这时候,就十分重要了。
– 结合启示:说明对比文件是否存在技术启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显而易见地得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这时候,我们需要给出结论,也就是说,通过技术特征的区别,到技术效果的不一样,并强调,并没有构成相互启示,这时候,才是我们的陈述答复的重头戏。很多时候,我们忽略这种启示的描述,也容易造成专利的驳回。
四、具体答复策略
一般来说,创造性问题答复,大多数情况下,会涉及到权利要求的修改和意见陈述问题。因此,在分析了上述情况后,需要重点强调权利要求部分了。特别是权利要求1,可能涉及到重新划界的问题。因此,在审查意见合理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进一步针对权利要求进行调整,以便进一步限定技术特征,突出创造性。

这个权利要求的修改,也可以结合陈述意见来进行。当然,如果发现审查员的对比文件,与申请的文件,差异较大,则重点陈述意见。可以通过陈述意见,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创造性。这一方面,不要过于激将法,而是应该从技术层面,将技术问题。
比如说:“对比文件1公开了XXX,但并未公开本发明的XXX特征,该特征是解决XXX技术问题的关键,且对比文件2也未给出相关技术启示。”
当然,一般情况下,不涉及到对比文件2,我们大多就是谈对比文件1就可以了。这个启示性描述,可以换成其他说辞。但这个描述,尽量放上去。
五、 法律依据
– 引用《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说明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要求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 强调本发明符合上述要求。
这一条,比较简单,加上就行。
下面给个大概的模板参考。
六、示例答复模板
尊敬的审查员:
感谢您对本申请的审查。针对审查意见中指出的创造性问题,申请人答复如下:
1. 本发明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XXX(具体描述区别技术特征)。
2. 上述区别技术特征解决了XXX技术问题,取得了XXX技术效果。
3. 对比文件2并未公开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也未给出相关技术启示。
4. 因此,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关于创造性的规定。
综上所述,申请人认为本发明具有创造性,恳请审查员予以进一步审查。
可以参考下,细节自己调整吧,但核心地方,还是需要条理化去处理好的。一般也不用完全按照这个来,但这样表述,条理性比较强,操作使用方便。
最后谈一点注意事项,答复时需逻辑清晰,重点突出。避免过度夸大技术效果,需基于事实和数据。如果审查意见涉及多篇对比文件,需逐一分析并结合说明。对于实用新型来说,可能大多只有一个对比文件,降低了答复难度。但并不意味着,随便处理就可以。
随着专利申请难度加大,答复审查意见,势必更多了,这时候,如何更好地正确专利授权,并实现自身专利的保护,就是比较考验人的了。如果你有相关的想法,欢迎咨询和交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发明与专利 ,如有侵权请即使联系进行删除
文章标题:实用新型创造性问题怎么答复比较好,来看看这些策略和答复模板
文章链接:https://cczc.com/22172.html
更新时间:2025年02月28日
本平台部分文章为来自其他作者的作品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本站标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