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版权、计算机著作权、商标等作为知识产权的存在,具有重要价值,计算机著作权侧重于软件保护,而专利保护范围更广。从专利申请来看,其价值更高,而在专利申请或者软件著作权的办理申请中,一些人经常容易遇到一些错误做法。
下面就来重点谈谈专利申请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大家可以看下有没有遇到过呢?避免入坑。
专利对于个人和企业,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前面的文章中,也详细谈到过了,一个企业拥有专利,不仅能增强创新的内含,保护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能培养竞争力,利用专利这个创新武器来保护和强化自己,但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容易出现以下错误做法或者偏见。
一些创业者或者发明人认为,只要是自己研发的产品,无需申请就能获得保护,甚至认为在公开场合发表了,就表示拥有了该项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是一种垄断权,以在先申请为原则。

也就是说,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如果不申请专利,就得不到法律确认和保护。一旦出现侵权行为,该项自主研发成果是无法获得法律保护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专利申请采用的先申请原则,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谁先申请,专利就授予谁。所以,发明人如不及时申请,而被他人抢先申请并被授予专利权,就无法追究他人的法律责任,甚至自己会成为被告,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一旦有合适的产品,就有必要尽快申请专利,以便获得保护。
自主研发专利产品价值高,含金量高,必要时需要提前布局申请专利哦。软件著作权也是这样,在没有公开发表的时候,记得提前来申请和办理哦,这样可以获得足够的保护力量。
有些企业权利人或者发明人认为申请了一项或者几项专利后,就能永远获得保护,并且忽视后续研发或者申请工作。即使开发出了新产品或有了新改进,也不再申请专利。
这种一劳永逸的思想,会限制专利的延伸和专利保护,特别是,如果他人针对已申请的产品进行了改进,并且获得了专利授权,就会影响原专利价值的发挥,甚至会导致原专利权人变成侵权人。特别是很多行业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快,如果没有及时跟上专利申请的进程,就会落入这个误区陷阱。
专利往往存在与企业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如果我们忽略了持续的专利申请,有些产品就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甚至错失机会。对于拥有软件技术的企业,不仅可以申请专利,还可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来获得保护,甚至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可以考虑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如版权、商标权等等。()

(3)创意没有成型的产品或者投入生产,无需申请专利
很多企业权利人或者发明人认为,专利一定要有实际的产品,或者投入生产的工艺流程,才能申请专利。这是对专利申请保护认识不足造成的。
特别是,在产品或者工艺思路被公开后,然后申请专利,即使获得了授权,侵权人也会以专利申请之日技术已经被公开为由进行抗辩,有些专利无效就是针对这种创意或者设计产品被提前公开进行的。
实际上,专利只要有切实可行的想法,甚至是只有设计图纸,或者思路,符合专利授权的三要素,就可以申请专利了,既能获得专利保护,还能占领先机,更重要的是投入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对于创意型企业,这一点特别重要,创意的保护,设计的保护,可以多角度进行保护,知识产权的范围很广,如果你觉得专利申请保护还不够,不妨考虑版权、著作权,保护的角度不一样,力度也不一样。
一些申请人或者发明人认为,一个产品只需要申请一个专利即可,有些认为要么是发明专利,要么是外观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这是对专利的误解所致。
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种,保护的侧重点不同。发明专利主要针对创造性较强的专利,产品工艺方法或者产品结构等等,一般需要两年左右获得授权;实用新型则是针对产品的结构方面申报保护,一般6个月左右获得授权,外观专利则是针对产品的外观申请,一般4个月获得授权。
同一个产品,完全可以申请多个专利,产品外形、结构或者工艺方便如有不同,具有足够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就能同时申请多类型或者多个专利,从不同角度获得授权保护。
(5)担心技术一旦申请专利就会泄密,甚至会被盗用而忽视专利保护
很多申请人认为,一旦自己的东西交给代理人办理,就会存在泄密的可能性;还有的人认为,一旦专利公开,就会被泄密。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信用度问题,实际上,代理人需要接触到的技术很多,如果都这样泄密客户的资料,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在从业层面也是无法长久的,一些这样的公司也迟早会被客户举报,无法长久的。
当然,个别机构个人代理人作风不正,但这不是主流,不能因为以偏概全,忽略自己专利的申请保护,采用合适的约束机制,多了解,是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

而专利公开会导致泄密的问题,这个就涉及到从哪个角度看问题的情况了,专利本身是以公开换取保护的,如果技术不公开,显然也无法获得保护,那种只能描述功能,而没有具体实施方式的专利,也无法获得授权。
但这个有个侧重点,特别是一些配方,允许给范围。不仅如此,对于必要性的关键技术,可以通过商业秘密予以保护。
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各有利弊,需要根据情况慎重选择。申请专利,当别人侵权时可以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制裁侵权人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不利之处就是必须充分公开技术方案,公开到使这一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通过公开的技术方案加以实施的程度,这就给别人提供了在此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的机会。
如果技术成果采用技术秘密加以保护,不用像申请专利那样公开技术方案,如果保护措施得当,别人难以了解。它的不足之处就是,一旦因为技术持有人保护不力导致泄密或被他人窃取,就很难追究他人的责任。或者他人也开发出同样的技术并申请了专利,你再用这一技术就构成了侵权。
因此技术成果持有人需要在专利保护和技术秘密保护两者之间加以权衡,选择合适的方式。对那些容易保密、他人难以知晓的技术成果可以采用技术秘密保护,可口可乐的配方就是如此,直到今天仍处于很好的保护之中。而对那些业内行家看一眼就明白、很难保密的技术成果最好采用专利保护。
此外如果考虑保护不公开的情况,也可以考虑著作权的方式,提请版权申请,或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来保护,当然这些与专利是有区别的。
专利证书即使获得了,也不代表真正拥有专利权,这一点很多人容易忽略。由于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不进行实质审查,即使在申请之前已经有人就相同的技术方案申请过相同的专利,该申请仍可能会被批准,也就是说能获得证书。如果没有人提出异议,你的专利权会维持下去。
一旦有人对你的专利提出无效宣告,那么你的专利就可能会被无效,失去专利权。即便是发明专利,虽然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它进行过实质审查,但谁也不能保证发明专利审查部门对世界范围内所有相关的文献资料都检索过,也存在被无效的风险。
因此,获得了专利证书,并不代表你的专利是真正有效的专利,只是代表国家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对该专利申请的批准。只有在你的专利有效期内没有人对你的专利提出无效宣告或者有人提出无效宣告但复审委员会经过复审后维持了你的专利权,此时你的专利才是真正有效的专利。
因此,获得了专利证书也不能高枕无忧,特别是在后续还需要注意缴纳年费,维持有效。专利不同于商标,每年需要缴纳年费,如果错过了期限,就会导致专利失效。

(7)技术交底书材料提供不足或自行申请导致材料被公开但无法授权
一些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只有几句话,技术方案完全没有交待清楚,导致代理人无法撰写出合适的专利申请文本。有些申请人会以技术保密为由回避,害怕更多的材料泄密。这就是没有把握好保密与公开的度。
他们一味要求保密,却忽视了公开不充分的问题。大量的案例表明,如果一件专利申请被审查员以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为由而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则这件专利申请基本上要被驳回。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申请人为了节约成本,自己撰写申请专利,提交专利申请,但因为专利撰写申请涉及的问题比较多,在撰写材料存在不足,会出现多种缺陷,这种材料提交上去后,审查员会以多种形式或者实质审查予以驳回,但是,这种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已经被公开,当再一次撰写提交的时候,就会因为以前公开过或者申请过,失去在先原则,没有了新颖性,也无法进行再次申请。
这种例子很多,有时候很好的一个发明授权案例,就因为当初节约成本导致公开却无法符合专利撰写申请要求,而失去了授权机会。
有些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没有做查新检索,对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如何不确定,根本不知道其技术方案有没有公开过或公开使用过。实际上,很多授权专利的获得,事先都是进行过大量查新的。
国外有人统计,在一项新的技术或新的发明中,其中约90%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文献信息而获得的,真正创造性的工作仅占10%左右。专利检索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在实践很多申请人认为他们的产品没有在市面上公开,因此,必然能申请专利。
实际上,如前所述,很多创意或者思路,一旦被申请公开了,就无法在申请了。这一点对于那些自以为自己的产品不错的人,特别是需要重视,不进行检索查重,是专利申请的大忌。
(9)先发表论文或者网站上公开创意设计后再申请专利
有些发明人取得研究成果后急于发表文章或成果鉴定,而没有想到先申请专利保护。因为发表文章或成果鉴定不可避免地要公开技术内容,使专利申请失去新颖性而得不到保护。

这种情况在高校老师申请专利中特别明显,他们没有意识到应该先申请专利,然后发表论文,很多时候,专利检索到是他自己公开的论文。也有一些人无所事事,将自己的创意设计进行网上公开,结果在审查中,就会出现对比文件,这些公开的往往都是他自己的材料。
还有一些及时没有被查到,但因为提前在网站上公开了自己的创意,或者素材,也会被当作无效的证据。
一些申请人,特别是一些企业,申请了很多专利,但是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也有一些企业或者申请人认为专利管理无所谓,不重视专利、商标相关知识产权的管理;还有一些是委托其他机构办理,但因为没有对接上,甚至一些代理机构消失,就会导致对专利没有进程跟踪和管理,在专利申请或者授权后,无法及时获得专利的动态。
还有一些企业或者申请人,盲目申请专利,为了专利而申请专利,结果浪费了钱财,获得一堆所谓垃圾专利。为了专利而专利,需要量力而行,特别是高质量的专利应该与企业经验策略相关联,而不是短视。
还有些企业,认为专利没什么用,反而还要缴纳年费,浪费钱财,因此,忽略了相应的价值。殊不知,即使是一些不值钱的无用专利,在目前专利营运市场火爆的今天,有时候还是能解他人燃眉之急的,企业不需要,进入专利转让市场,还能回收一些成本的,这也是企业拥有专利营运专利的另一个好处所在。
特别是非正常环境下,我们需要长远地规划专利申请,甚至还需要考虑其他知识产权的切入,比如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等等,全方位,多角度来布局和申请。
甚至对一些个人,还可以通过专著、论文、项目、工法、标准等等,来提升和体现自我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属于知识产权广泛的范围,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需求,不妨留言和交流,感谢。
如有需要合作或者帮助,可以加小编微信,欢迎关注小编思维学堂视频号,一起感受思维的乐趣,在工作学习中发挥更大作用,感谢。
小编微信:

小编思维视频号:

更多链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发明与专利 ,如有侵权请即使联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