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曾说:“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你讲一万句不如他们自己摔一跤,眼泪会教你做人,后悔会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上面这段话,来自于一位公众号大拿的分享,这里也借过来用一下吧。
当我们好好的创意去申请专利后,发现因为某种原因,被非了的时候,或者说专利文案公开后,你的东西被人盗用了,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办?
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不会做,而是不知道方法,然后呢,自以为知道了方法,却学了个四不像。
这就是专业与非专业,原创与非原创的最大区别,有些事情,人家做了十年八年的,沉淀出来的,你又如何能拿出来一用呢?
所以,学习原创经验和分享原创经验都很重要,但是呢,真正能运用的人并不多,因为啥,就是第一段的说法。
在发明与专利成长的这么多当中,结识到了很多朋友,也认识了很多发明人,有一些发明人成功转型,有一些发明人渐渐消失了,也有一些新的发明人通过公众号和直播找到了我,大家的分享,让我感受到了形形色色的需求,特别在这个大环境变化的今天,有一些朋友就来与我探讨更多的东西。
当然,这里头有17年专利高峰时期进入的创业伙伴,也有12年13年我协助进行知识产权布局的时候,开始自行创业的朋友,很多依然保持联系,也给我提供了很多不错的方式方法,应该说,这种帮助是相互的。
说这些呢,当行业或者说整个知识产权出现新的一些情况的时候,我也觉得有必要出来做点事情,或者写点东西,但知识这个东西,实话说,他的价值,一定是事后诸葛亮的。
因为没有人认为你正确,除非他真的碰到问题,然后呢,然后呢,哦,那个地方说的是对的,可惜,我没有去做。
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太多的人去思考过,特别是今天短视频,各种平台,把我们带入到一个更深层面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太多的想法,或者说不敢想,或者说希望躺平,等等。
方法各有,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安心不安心的问题。
周末与朋友交流,聊到一个问题,就是投资呢,要需要风险,风险把握好后,然后去盈利。如果风险太大,或者说明知道有风险,还想去赌一赌,不是说不行,但最好能把看得见的风险把握一下,而不是过去那种随便冲锋,这就是创业或者创意,我们需要多多考虑的地方,投资其实首先是把控风险的能力,
那么我们回到专利创意或者专利设计,很多朋友打算先通过专利申请,然后呢,获得专利授权,然后去推广,毕竟,专利申请与一般的创业投资相比,确实成本比较低,这也是过去很多朋友期望获得的一种创新创业方式,但是,真正能做出来的朋友也好,不多,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可知和不可控的风险。
具体有哪些,内容太多,只有碰到了才好具体说说,这里就不举例子。当然,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哦,这方面大家可以放心,并不是说这条路行不通,只是呢,在做任何事情前,我们最好把控一下风险,然后把一些看不见的风险尽量控制在最小。
怎么控制,感兴趣的朋友,你可以接着往下看一看,不感兴趣的朋友呢,你可以看看别的文章,欢迎多多来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发明与专利 ,如有侵权请即使联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