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中,除了专利、论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之外,专著也很受欢迎,但在办理专著过程中,很多朋友不知道书号是怎么回事,在面临单书号和双书号的选择当中,经常迷糊,特别是两种书号价格相差很大,容易看走眼,对此,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如有错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和CIP(Cataloging-in-Publication)是用于书籍的标识符,但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用途。
ISBN是一个唯一的数字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书籍。每个书籍都有一个独特的ISBN,它可以用于识别书籍的作者、标题、出版社和版本等信息。ISBN通常由13位数字组成,分为五个部分:出版社前缀、出版社标识、标题标识、校验位和分隔符。ISBN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书籍的销售、库存管理和图书馆分类。
CIP是一种目录编制服务,由图书馆提供给出版商和作者。它是一种预先编制图书目录的服务,使图书在出版之前就能够被图书馆目录化。CIP目录包含了书籍的主题、作者、标题、出版社和ISBN等信息。CIP目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图书馆快速和准确地将新书目录化,并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检索和访问体验。
好,我们搞清楚了两者概念上的区别,就知道了,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特别是,CIP数据主要用于图书的出版、发行、宣传和销售过程中,有助于读者了解图书的内容和特点,如果没有这个CIP,那么意味着,你弄到的可能是不允许出版、发行、宣传和销售的哦,需要谨慎。
一般来说,如果一本书只有ISBN而没有CIP,并不一定意味着这本书存在质量问题或不可信。但是呢,如果缺少CIP数据,可能会影响图书在市场中的推广和销售,也可能影响读者对图书的了解和信任。因此,一般情况下,作者和出版社也应该尽快补充或更新CIP数据,以便提高图书的可信度和市场竞争力。
一般来说,两种书号对职称评定有什么影响呢,这里头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了,因为两者价格相差很大,如果花了钱,搞成不合适的,就麻烦了。
据小编了解,单书号(只有ISBN这种),这种它是属于电子书号,一般学校老师要求搞,不能用,但在有些企业呢,他们的评审条件上只要求写一个ISBN,并没有写必须要有CIP这样的要求,那么这些企业就可以用。但是,因为评审条件上还有一条就是叫专著,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指明,是单书号,或者必须双书号,就要模棱两可了。如果,必须填写双书号(ISBN和CIP数据),那么显然,这种情况就很被动了。
所以怎么弄,具体自己需要了解清楚的,不懂最好多问问,不要看着便宜,就上,为什么单书号和双书号价格相差很大呢,这就涉及到具体的办理单书号和双书号的事务流程了。
CIP数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等信息,并印刷在图书主书名页背面或版权页上方。申请CIP的主要流程如下:
1. 选题申报:作者或出版社根据图书内容,向相关部门申报选题,获取选题批准。(一般根据需要评审的专业要求来选题)
2. 审校:图书经过审校,确保内容符合国家出版规定和相关标准。(这个有人帮你完成)
3. 申请书号:作者或出版社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及个人相关材料,向出版社申请 ISBN(国际标准书号)。出版社审核并通过后,向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出版社自己审核,然后新闻出版社备案就可,相对简单一些)(如果是单书号,基本上到此就结束了)
4. 设计排版:根据审校后的内容,进行图书的设计和排版。
5. 印刷出版:完成排版后,进行图书的印刷和装订工作。
6. 编制CIP数据:根据图书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编制CIP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等,并印刷在图书主书名页背面或版权页上方。
7. 审核与备案:出版社将CIP数据和图书相关资料提交给新闻出版总署进行审核和备案。(这里就是关键,CIP是要新闻出版总署进行审核和备案的,这个数量有限哦,要求自然多,所以价格也高了)
8. 获取CIP数据:审核通过后,出版社获取CIP数据,证明图书的正规出版地位。(这才是真正能获得图书出版、发行、销售资格了)
因此,不管怎么样,我们基本知识介绍完了,具体什么需求,或者有什么疑惑大家,欢迎大家来聊。在弄职称前,最好能看看相关文件,避免发生错误。

更多链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发明与专利 ,如有侵权请即使联系进行删除